经典老电影《洪湖赤卫队》拍摄往事
1959年,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创排的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进京演出,大获成功。贺龙元帅观看后提议将其拍成电影,时任中宣部副部长、文化部副部长的周扬也有此意,在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关注下,电影顺利立项。
1959年,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创排的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进京演出,大获成功。贺龙元帅观看后提议将其拍成电影,时任中宣部副部长、文化部副部长的周扬也有此意,在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关注下,电影顺利立项。
谢添最初打算将《桐柏英雄》搬上银幕,尝试写剧本后发现不符合预期便放弃。此时,广西作家周民震创作的《甜蜜的事业》剧本吸引了他,其有趣的情节、幽默的语言和轻松的节奏,正是谢添想要呈现的,他希望用这样的作品抚平人们心灵的创伤,《甜蜜的事业》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
1963年,经京剧名流袁世海引见,谢添见到牛得草,打算将《唐知县审诰命》拍成电影,然而因特殊时期,此事夭折,牛得草还遭遇不幸。直到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谢添专门到河南找到牛得草,两人再度携手,决定从加强法制建设观念入手改戏,增加了“诰命打死林有安”“唐成假受贿”等
1958年,正值“大跃进”运动如火如荼之际,夏衍主动请缨将茅盾的《林家铺子》搬上银幕。当时文艺界盛行“工农兵”题材,而这部以旧社会小商人为主角的作品被视为“非主流”。夏衍顶住压力,在改编中强化了林老板的双重性——既是被压迫的“小鱼”,也是欺压弱者的“虾米”,并
《茶馆》原为老舍写于1957年的三幕话剧,1958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便成为经典。导演谢添早年观看此话剧时就被吸引,1979年老舍八十周年诞辰时,第三轮《茶馆》上演,原班人马的精彩表演让谢添深受感动。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拍摄任务交给谢添,他欣然答应,决心把
我演的角色虽然很多,但大多数都是配角,演了一辈子“小人物”。虽说都是“小人物”,但我自己不觉得“小”。我的老师赵丹曾告诉我,“没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。”这句话是我一生的座右铭。
我演的角色虽然很多,但大多数都是配角,演了一辈子“小人物”。虽说都是“小人物”,但我自己不觉得“小”。我的老师赵丹曾告诉我,“没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。”这句话是我一生的座右铭。
最近总有人说“快乐太难”,刷短视频笑几秒就空虚,追剧也提不起劲。但翻出40年前这6部老喜剧电影,才发现真正的快乐藏在泛黄的胶片里——没有刻意卖惨的剧情,没有尴尬的段子堆砌,光是看老艺术家们接地气的表演,就能笑出眼泪,看完心里还暖乎乎的。
这六部拍摄于七、八十年代的经典喜剧电影,就像是心灵的解药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可以将人们心中的烦恼与忧愁悄然拂去,留下的只有满满的治愈与欢乐。
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,我创办“中国电影·星光熠熠〞专栏,将陆续推介120位对中国电影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。
如果一座茶馆能装下半个世纪的动荡,一壶茶能煮沸人性的善恶,那么当镜头对准王利发颤抖着拨动的算盘时,我们看到的何止是账本?分明是一把割开历史动脉的手术刀。老舍的笔,谢添的镜头,濮存昕的皱纹,共同熬煮出这部中国影史最苦涩的“茶”——它不提供答案,只逼着观众吞下时代
电影《小铃铛》是一部1964年由谢添、陈方千执导的儿童电影,讲述了顽皮的小满和妹妹小佳拾到木偶剧团失落的木偶小铃铛,小满欲将其占为己有,但在梦中经历奇遇后,最终决定归还木偶的故事。